科學研究 成績斐然 | |||||||||||||||||||||||||||||||||||||||||||||||||||||||||||||||||||
一、國內外現狀與趨勢 (一)生命科學和技術發展現狀 近二十年來,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獲得了飛速發展,為世界各國醫療業、制藥業、農業、環保業等行業開辟了廣闊發展前景。日益成熟的轉基因技術、克隆技術以及正在加速發展的基因組學技術和蛋白質組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生物芯片技術、干細胞組織工程等關鍵技術,正在推動生物技術產業成為新世紀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国民彩票|官网登录,深刻地改變人類的醫療衛生、農業、人口和食品狀況。盡管世界各國對高科技領域范圍的界定不完全相同,但幾乎無一例外地將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放在重要位置。 目前,生命科學的研究熱點仍然集中在基因組學、蛋白質學等領域国民彩票|官网登录??茖W家們已經把目光投入到功能基因組學(Functional Genomics)和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這兩個極富挑戰性的領域国民彩票|官网登录,這將帶來更多與人類自身發展密切關聯的重大研究成果。 生物技術方面的進展則更為迅速,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国民彩票|官网登录、酶與發酵工程、組織工程、蛋白質工程、抗體工程、干細胞研究、克隆技術、轉基因技術、納米生物技術、高通量篩選技術等等,將大大加快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的研制国民彩票|官网登录,以及推進對重大疾病新療法的研究進程??傮w來看,生物技術目前仍主要應用于醫藥和農業国民彩票|官网登录,但在食品、環保、化工国民彩票|官网登录、能源等行業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雖然我國在發展生物技術及其產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国民彩票|官网登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整體創新能力、科技投入、人才隊伍、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都還有較大差距国民彩票|官网登录。 (二)生命科學和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 在21世紀生物學的發展有以下七個特點和趨勢: 1.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的主導力量; 2.在21世紀,生命科學仍將向最基本的、最復雜的微觀和宏觀兩極發展。一方面,分子生物學將廣泛地向其分支學科領域滲透国民彩票|官网登录;另一方面国民彩票|官网登录,生態學又向具有復雜功能的生態系統乃至生物圈方向發展。最后,必將把微觀與宏觀整體地聯系起來,即把分子、細胞、個體、群體、群落等生命不同結構層次作為一個有機系統進行深入研究国民彩票|官网登录; 3.生命科學的研究模式發生變化。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等“大科學”的實施,出現了大規模的跨單位、跨地區国民彩票|官网登录、跨國家的聯合研究和大型研究中心的集約型研究; 4.生物學家對生命的思考和認識有了新的角度生物學思想和方法論正在從局部觀向整體觀拓展,從線性思維走向復雜性思維,從注重分析轉變為分析與綜合相結合; 5.生命科學的發展越來越依賴大型平行技術的發展; 6.多學科交叉是當代科學發展的一大趨勢; 7.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研究成果向產業轉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二、學院發展現狀與差距 (一)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国民彩票|官网登录,我院先后有5個項目列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863”、“973”等計劃,實現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国民彩票|官网登录、中國博士后基金、“863”“973”項目零的突破。10個項目進入山西省科技攻關項目、高??萍佳芯块_發項目和留學回國人員項目等。5年來共爭取國家国民彩票|官网登录、省科技經費總計117萬元国民彩票|官网登录。 五年來,我院通過省級以上科技成果鑒定1項国民彩票|官网登录,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国民彩票|官网登录,省部級技術承包獎二等獎1項国民彩票|官网登录,1個動植物新品種通過省級審(認)定;申請和授權專利1項,發表論文126篇,其中SCI、EI、ISTP收錄7篇国民彩票|官网登录。 經國家農業部、山西省農業廳考察決定,國家農業部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太原)正式落戶我院,并于2008年4月順利通過國家農業部“雙認證”。填補了鄰近五省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督檢驗測試工作的空白,進一步提升了我院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力和提升了學生獲取知識的平臺国民彩票|官网登录。 生命科學學院基本數據資料一覽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體制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国民彩票|官网登录,各個高校搶抓機遇国民彩票|官网登录国民彩票|官网登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了科技發展步伐,科技工作取得了迅速發展国民彩票|官网登录。不要說與國內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相比,就是與省內一些兄弟院校的同專業相比国民彩票|官网登录,我院科技發展速度也相對較慢。因此国民彩票|官网登录,我院科技工作面臨的形勢相當嚴峻。 (一)與省內外同類學校相比,生命科學學院的教學與科研的硬件設施投入不足,辦學10余年,累計資產不足700萬元国民彩票|官网登录。學院大多數儀器設備老化国民彩票|官网登录,儀器數量相對不足,特別是高水平儀器嚴重短缺,科研水平難以提高。 (二)缺乏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国民彩票|官网登录,影響了課題申報、成果獲獎,影響了碩士學位點建設乃至整個學院的發展。 (三)大多數教師手上只有較少科研課題和經費,特別是與校外科研院所和企業的橫向聯合不夠,影響了科研的進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發展思路和目標 (一)整合科研方向,構建科研團隊。根據學院的基本狀況,采用自然組合和行政組合相結合的方式,構建2支科研團隊,逐步形成1-2支具有科研創新能力、省內一流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創新團隊。 (二)圍繞國家、省和學校的發展和建設規劃,積極申報高層次科研課題,十二五期間獲得國家級項目5項,省部級課題10項左右。課題經費:100萬元/年国民彩票|官网登录; (三)學術著作:出版學術著作8-10部; (四)論文:每年SCI、EI收錄論文5篇国民彩票|官网登录,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0篇; (五)科研獎勵:獲省部級科研獎勵3項。 四、重點發展研究領域 1.分子生物學 2.中藥資源與開發 五、前沿技術 1.轉基因生物快速高通量檢測技術 2.數字化中藥材技術 六、計劃發展的研究方向 1.分子生物學方向 負責人:王金勝 課題組學術骨干:常泓、牛顏冰、王文斌、李武鋒国民彩票|官网登录、劉建東、劉亞令、王興春国民彩票|官网登录、李慧鋒国民彩票|官网登录、賈小云 主要研究方向: 1.1 信號傳導分子機制研究 1.2 抗逆分子生物學 1.3 轉基因檢測技術研究 1.4 動物分子育種 2.中藥資源與開發方向 負責人:牛顏冰 課題組學術骨干:王金勝、梁建萍、喬永剛、劉亞令、宋艷波、范新鳳 主要研究方向 1.1 中藥材栽培育種 1.2 中藥材生物技術 1.3 數字化中藥材研究 七、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目標 (一)建立一個轉基因生物與種質資源檢驗測試平臺 其建設目標是立足于高水平的科研與技術平臺,構建“科技創新——檢測服務——人才培養”一體化、多層次国民彩票|官网登录、研究型国民彩票|官网登录、開放式的科研創新平臺。在加強原有農業部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儀器設備建設的同時,新建一個地方特色種質資源指紋圖譜實驗室,推動地方特色種質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5年內將轉基因生物與種質資源檢驗測實驗室建成國內一流且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科研創新平臺。為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并逐步成為為培養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 “21世紀”新型人才基地。 (二)建立一個中藥資源與開發科技創新平臺 通過本項目的建設,重新整合優勢資源,建立以創新中藥材研發為載體、實施項目和培養人才為手段国民彩票|官网登录、強力攻關,大膽創新,在藥用植物引種、栽培,藥物有效成分提取国民彩票|官网登录、分離等方面建起了系統的研究開發體系国民彩票|官网登录。重新組建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實驗室和山西省藥用植物資源信息中心平臺国民彩票|官网登录,購置新的實驗儀器設備国民彩票|官网登录,優化實驗室布局,建立完善的中藥資源與開發科技創新平臺,為中藥資源與開發學科的科研提供保障。堅持科技創新和成果產業化,在天然藥物研發上形成了特色和優勢,走在全省前列。 七、對策和保障措施 針對科研薄弱的狀態,學院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提高科研水平: 1.鼓勵教師積極申請各級各類課題項目; 2.提供硬件平臺支持科研實驗; 3.走出校門,面向市場,增強與其他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聯合,支持應用型研究; 4.大力開展學術交流,營造濃郁的科研氛圍; 5.多方籌集資金,支持發表論文、出版專著。
|